系统设计及施工要点
一、无机塑化微孔保温板保温系统分类:
1 无机塑化微孔保温板外墙保温系统;
2 无机塑化微孔保温板屋面保温系统;
3 建筑保温工程无机塑化微孔保温板防火隔离带。
二、无机塑化微孔保温板外墙保温系统形式分类:
1 无机塑化微孔保温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;
2 无机塑化微孔保温板薄抹灰外墙内、外组合保温系统。
三、用于建筑保温工程的塑化板,按产品干密度分为Ⅰ型和Ⅱ型。Ⅰ型干密度不应大于130kg/m3,Ⅱ型干密度不应大于180kg/m3。建筑首层外墙外保温工程、外墙内保温工程、上人屋面保温工程宜选用Ⅱ型产品。
四、塑化板外墙保温系统应用高度不应大于100m。
五、用于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塑化板厚度不应小于30 mm,且不宜大于80mm。当塑化板厚度大于50 mm时,应每二层且高度不大于6.0m在结构梁或圈梁位置安装金属托架承托塑化板。
六、塑化板外墙保温系统应采用粘结砂浆按点框法或满粘法粘结,粘结面积不应小于60%。应用高度**过20m时,应增设机械锚固件作为塑化板与基层墙体的辅助连接。
七、抹面层中应压入耐碱玻纤网。抹面层的厚度单层耐碱玻纤网宜为3mm~5mm,双层耐碱玻纤网宜为5mm~7mm。
八、耐碱玻纤网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:
1 建筑高度不大于60m,可采用单层耐碱玻璃纤维网布;
2 建筑高度大于60m且不大于100m,应采用双层耐碱玻璃纤维网布;
3 建筑物首层、凸窗台等水平出挑构件底面应采用双层耐碱玻璃纤维网布;
4 外墙内保温宜采用单层耐碱玻璃纤维网布。当采用面砖饰面时,应采用双层耐碱玻璃纤维网布。
九、锚固件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:
1 锚固件呈梅花状布置,进入混凝土基层墙体的有效锚固深度不应小于30 mm,进入砌体基层墙体的有效锚固深度不应小于50 mm;
2 建筑高度不大于60m时,每平方米锚固件个数不宜少于6个,且每块塑化板上不应少于1个。
3 建筑高度大于60m且不大于100m或用于凸窗台等水平出挑构件底面时,每平方米锚固件个数不宜少于12个,且每块塑化板上不应少于2个。
4 外墙内保温采用面砖饰面时,每平方米锚固件个数不宜少于6个,且每块塑化板上不应少于1个;外墙内保温采用涂料饰面时,可不设置锚固件。